首页
搜索 搜索

这座上海唯一连通黄浦江畔的人行天桥,就在南外滩

上海黄浦     2023-07-01 13:53:59

X 关闭

6月28日,上海45公里滨江岸线中唯一一座连通黄浦江畔的人行天桥——“花桥·空中花园”正式亮相,其一头连着蒸蒸日上的南外滩金融集聚区,一头连着滨水岸线,打造百年外滩“第一天桥”,同时也标志着上海南外滩“立体交通”基本成型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点击观看视频↑

绿地集团董事长、总裁张玉良表示,该项目的建成及连通,把建筑、景观、交通等多种形态融为一体,将成为上海滨江岸线标志性的公共开放空间,连接地下、地面、空中的“立体交通”,成为上海的“景观阳台”和“公共会客厅”;将有效连通上海老城厢与滨江岸线,连接城市过去与未来,将让更多市民、游客分享世界级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成果;将把外滩景观带与金融集聚区有机结合起来,连接城市景观和资本、产业,将为外滩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。

“每天都来看,终于盼到贯通了”

黄浦滨江景观花桥项目位于南外滩核心区域,紧邻黄浦江,东临外马路,南临董家渡路,地处黄浦滨江唯一的“突出点”,拥有全方位观江视野,与浦东陆家嘴遥相呼应。

当晚,记者在全新贯通的花桥上看到,其采用造型植物、观赏草与花境相结合的组合模式,突出“花”的主题,沿着一条呈八字形的空中走廊,从董家渡老城厢腹地横跨中山南路、外马路,直达南外滩滨江空间。

“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过来看,现在终于盼到天桥贯通开放了,走了一圈,发现太美了,这段时间的等待非常值得。”“从我上班的地方到黄浦滨江,本来要过两段车流量比较大的马路,如今可以直通,沿途还有这么绝美的景色,上班压力大了就会过来走走,对于舒缓情绪很有帮助。”“在外滩潮方吃完饭,想着散散步,没想到直接走到了黄浦滨江,这种体验感太色一了。”采访中,众多市民对全新亮相的花桥赞不绝口。

绿地集团上海事业部设计总监陈宏亮介绍,花桥整体采用钢结构形式,总重量约 1500 吨,因下方为中山南路及董家渡连通道,施工中无法适用传统吊装形式,施工难度大幅增加。承建单位采用液压顶推方式科学施工,经过45天不分昼夜的协调和努力,顺利完成了安装。

回溯董家渡的文化、商业脉络

漫步花桥,除了欣赏层层叠叠的树木花草和波澜壮阔的滨江美景,这里还有7处独特的文化标识牌等市民来探索。

打开手机扫一扫标识牌上的二维码,在华东师范大学语言学专家朗读的沪语中,一段段董家渡地区的历史记忆就此展开。

“董家路轮渡”标识牌,讲述的是这处码头旧址的变迁。历史上,董家渡是连接南市及整个上海与外地货运的主要通道,是展示浦江历史演变的窗口。早在宋朝,董家渡已经发展为沿江集市,到了清代康熙年间,随着沙船业的兴盛,董家渡码头成为当时上海最重要的木行码头。1990年以后,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,跨江大桥修建,对江轮渡客运量大幅降低。如今,黄浦区外马路737号董家渡轮渡站仍在运行,站在滨江岸线上即可看见船来船往。

“钱庄”标识牌,说的是董家渡盛极一时的金融业。“商人集则商市兴,财富集则金融裕”。钱庄是旧时由私人经营的以存款、放款、汇兑为主要业务的金融业商店。明末清初时,上海钱庄业开始兴起,到了清乾隆时期,钱庄业进入鼎盛阶段,开设在南市的钱庄有100多家。在近代上海内外贸易及其他经济活动中,上海钱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而如今,这里兴起的南外滩金融集聚带,正在吸纳越来越多包括保险、证券、银行在内的现代金融全产业链企业。

“银行”标识牌集中展示董家渡地区的金融史。中国第一家商业储蓄银行,即华商上海信成银行,在南市大东门万聚码头兴办,此后开设在南市的银行多达30余家,南市成为当时的金融中心。

陈宏亮介绍说,这些标识牌上的历史信息均由第三方专家考据研究、深入挖掘得来。通过二维码的方式,让外滩、花桥与历史连接,回溯董家渡地区的文化和商业脉络。

据悉,绿地外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,是上海市中心滨江沿线最大的商务综合体,项目包括4栋甲级写字楼、7栋总部办公楼、高端购物中心、超高层高星级酒店、8栋住宅楼、6个“口袋公园”,以及商船会馆和天主教堂等保护性建筑。目前,这里已聚集了中国人保、海通证券、上海银行等领军金融企业,并正吸引更多头部企业入驻,将打造成为国际金融新地标。

X 关闭

欧洲工业网版权所有

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